在美丽的安徽合肥,人工智能的未来正在蒸蒸日上。3月22日下午,徽商AI产业发展链接会上,当大屏幕上流淌出黄山云海和千年诗意的文旅推介片时,与会者们无不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此活动不仅展示了安徽的自然美,也为探讨人工智能的应用探索了新的思路。
当前,全球的人工智能竞赛正处于关键的赛点,而徽商在这场比赛中希望能够抢占先机。徽商总会执行会长、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直言不讳,预计2025年将成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元年。刘庆峰在会上强调,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教育、就业乃至医疗等国计民生的多个领域,因而中国科技企业在芯片、操作系统及人工智能的底层核心技术上必须实现自主可控,确保安全可靠。
科大讯飞与华为的联手打造的全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和“飞星二号”,为国内大模型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刘庆峰的介绍中,讯飞星火X1作为业界首个基于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自发布以来通过更少的算力达到了业界一流的效果。其数学能力已经与DeepSeekR1和OpenAIo1全面对标,标志着国产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进步。
刘庆峰提到,“安徽造”讯飞星火大模型目前已经在教育、医疗和工业等12个垂直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在国央企的数字化转型上取得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这无疑是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又一力证。
与此相关的好消息是,羚羊工业互联网总裁徐甲甲表示,基于纯国产讯飞星火大模型,其研发的专业大模型在工信部高级碳排放咨询师认证考试中表现优异,获得了全国首张“能源双碳”大模型碳排放管理技术(高级)专项技术合格证书,体现了国产大模型技术日益成熟。
在现场,埃夫特智能机器人副总裁郭磊磊则分享了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规划。“人形机器人是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体现,也是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关键赛道之一。”他表示,埃夫特公司正在规划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尽管智能机器人的核心算法和高端芯片依旧面临挑战,然而机器人核心部件如减速机、电机及伺服驱动等已实现国产化,自主化的进程也在加快。
从2020年的不足2000台到2024年的超过1.6万台,埃夫特的整机机器人产量显著增长,这也让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5.5%,位居全品牌第六。正在进行的与合肥高校的合作,让该企业在复杂作业技能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未来,埃夫特计划推出首款价格控制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通用家用服务机器人,意图将这款产品打造成类似于手机一样易于使用的智能助手,通过安装不同的应用程序拓展其功能,包括实时通讯、摄像、家庭清洁、康复理疗、烹饪和学习辅导等多重任务。
近年来,安徽省正在加大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力度,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为这一领域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60亿元人工智能母基金的助力下,安徽省还开放了超过300个场景清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与应用。
截至目前,安徽已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攻关,再到产业转化的完整创新体系,凭借121所高校及8000余家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这里已经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而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埃夫特等领军企业的崛起,为安徽的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德华科技与智能语音技术企业正在加入到合肥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集群中,形成了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之一。当前,安徽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与公司数稳居全国前列。人工智能的未来,正如浩浩荡荡的黄山云海,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商机与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